“小時候,每到端午節當天,媽媽就會早早起來,在門口掛好艾蒿、在屋子裡掛上五顏六色的紙葫蘆。”80後馮曉曦說。
  同為“80後”的李思航也從腦海裡翻出不少童年回憶。“小時候喜歡過端午,因為有好吃的。那時候總是搬個小板凳坐在媽媽的身邊,看她把糯米大棗往粽葉里小心翼翼地填著,雖然花樣不多,但味道純正。”
  30多歲的劉喻說,端午放假在家卻不知道做些什麼,粽子已經有了,艾草在超市買來早已掛上,劃龍舟、搶鴨子這些她從未嘗試過,也只能封存在記憶中了。
  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們,除了吃粽子和放假,已不大能體會這個傳統節日的濃厚意味。雖然能品嘗各種美味的粽子,卻品嘗不出家鄉的特有味道和童年端午節的濃情記憶。
  端午節,是什麼?今天,我們來聽聽三位市民的故事,也許你就明白了。
  “媽媽剛煮好的粽子我也顧不得太燙,從鍋里弄出來就開始吃,整個屋子都有粽葉的清香,特別是那個粽子的尖尖,吃起又糯又香,再加點白糖,真的是那個時候最美味的東西。”
  賣粽子的劉胡英:
  粽子是一種媽媽的味道
  在大溪溝農貿市場,劉胡英這幾天成了名人,大伙都圍著她,要麼看她包粽子,要麼買她包的粽子,她被這裡的人稱為“劉粽子”。
  把媽媽請來包粽子
  劉胡英是四川鄰水人,在重慶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。十多年前,劉胡英還在大溪溝農貿市場賣滷菜,“我看到菜市場有人在現場包粽子,就想起小時候媽媽包粽子,那個味道真的不擺了。”劉胡英說,那時候媽媽總是找來最新鮮的粽葉,先用開水燙一遍,再把兩頭兩尾剪掉,“用自己家的糯米包的粽子,只是清水粽,什麼都不要,都好吃得很。”
  饞得不行的劉胡英一個電話,把媽媽從鄰水請到了重慶,“她一來就給我包粽子,吃得那叫一個開心。”
  守著煮粽子到半夜
  劉胡英說,粽子是她從小到大都喜歡吃的美食。“小時候,我們家在農村,沒得高壓鍋,煮粽子很費勁。”往往媽媽白天包好粽子,“晚上煮粽子就要煮到半夜,我就一直守到那裡。”回憶起關於粽子的往事,劉胡英感覺還歷歷在目。
  劉胡英的堅持換來的當然是一頓飽餐,“煮好的粽子我也顧不得太燙,從鍋里弄出來就開始吃,整個屋子都有粽葉的清香,特別是那個粽子的尖尖,吃起又糯又香,再加點白糖,真的是那個時候最美味的東西。”
  她成了粽子專業戶
  劉胡英說,粽子一定要吃新鮮的,“媽媽動作快,包了很多粽子,我拿起就給街坊鄰居嘗嘗。”這一嘗,改變了劉胡英的生活,“他們都說比外頭賣的好吃。”劉胡英看準了這是一個商機,就放下滷菜攤,跟著媽媽學包粽子。
  慢慢地,劉胡英學會了媽媽包粽子的手藝,從清水粽,到蛋黃肉粽、醬肉粽、蜜棗粽、雜糧粽、豆沙粽,“我是邊做邊學,我想到月餅都有蛋黃月餅,為啥子粽子不可以有呢。”現如今,劉胡英的蛋黃肉粽成了她的招牌粽。
  粽子攤也從原來的兩個人發展到4個人一起包,“都還包不贏。”
  “艾葉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,有溫經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能,中醫常用來外用,如艾灸、煎水外洗等,而五月艾的藥效最佳。在門上插艾葉和菖蒲,則辟邪和講衛生兩方面都做到了。”
  中醫劉光瑞:
  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
  劉光瑞是中國民間醫葯博物館館長,他說,端午節吃糯米是為了讓人體適應暑熱,給體內存陰。
  父親是老中醫的劉光瑞,小時候就和雄黃酒打上了“交道”。那時候端午節,“父親會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‘王’字,還會把雄黃酒灑在牆角、床底等處。”劉光瑞好奇,問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弄,“父親說這樣可以驅蟲,還能清潔環境。”
  自己學了中醫後,劉光瑞才知道,雄黃是一種礦物質,俗稱“雞冠石”,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,並含有汞,有毒。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,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。
  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,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、耳鼻、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,意在消毒防病,蟲豸不叮。
  劉光瑞說,每到端午節,做中醫的父親都會用香附、薄荷葉、荊芥、桑樹葉等中藥給自己縫製一個小香包。“現在想來,這些東西主要是芳香開竅的。俗話說得好,‘戴個香草袋,不怕五蟲害’。”
  早在兩千多年前,民間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的民俗,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。
  民謠說:“端午節,天氣熱,五毒醒,不安寧。”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。直到現在,每到端午節,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菖蒲。
  “艾葉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,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。俗話說‘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’。”劉光瑞說艾葉有溫經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能,中醫常用來外用,如艾灸、煎水外洗等,“而五月艾的藥效最佳。艾葉具有很強的抑制微生物生長和殺滅細菌的作用,插艾草、菖蒲來消毒,可謂事半功倍。所以,在門上插艾葉和菖蒲,則辟邪和講衛生兩方面都做到了。”
  “其實,我們還說,端午節百草皆是藥,那是因為這時候正是百草生長最旺盛的時候。”劉光瑞說。
  “端午節開始,就意味著可以到長江邊玩。小時候,我老是跟著大一些的孩子到江邊放河燈,滿滿的河燈,很漂亮。”
  70歲的黃孝英:
  最懷念江邊放河燈
  70歲的黃孝英是南岸區彈子石街道的居民。今年端午節,她參加了共青團南岸區委舉行的包粽子比賽,她們小組有兩位外國朋友——來自非洲貝寧的吳迪和高唱。
  “先把兩片粽葉疊起來,再裹成錐形,放糯米並壓緊,再裹好用繩子包牢就行了。”黃孝英說得很輕巧,吳迪、高唱卻有些不明白。黃孝英教了幾次,兩人才能把粽葉裹成錐形,但往裡面裝糯米時,糯米會從錐尖漏出來。看兩名“洋弟子”的模樣,黃孝英覺得好笑,“我當時學包粽子,可是一學就會。”
  說起包粽子,黃孝英也是1991年從重棉三廠退休後才學會的。“那時候退休沒事做,看到鄰居包粽子,我就跟著學。”這一學會,每年家裡的粽子基本上都是黃孝英一手操辦。
  兒時,黃孝英只有看大人包粽子的份兒,“有時候自己也想弄,父母都不讓,說我們手腳不利落,怕我們包的時候把糯米整到地上,浪費糧食,又說我們的手不乾凈,包的粽子沒人吃。特別是自然災害那幾年,粽子影子都看不到,所以包粽子的人都必須是‘老手’,不能漏一粒米。”
  說起兒時的端午節,黃孝英最懷念去長江邊放河燈。她說,端午節開始,就意味著可以到長江邊玩,自己老是跟著比她大一些的孩子到江邊,“端午節的晚上,他們會放河燈,說是紀念屈原。”年紀小,還不知道屈原是誰,黃孝英只覺得江上滿滿的河燈很漂亮,“我覺得比現在南濱路的夜景都好看。”
  本組文/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 (原標題:端午節是什麼?聽三位市民講故事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31jeyy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